房贷计算器2022

文章内容主页 > 房贷计算器2022 >

房地产政策宽松窗口期背后:难解的楼市经济账


  政策宽松窗口期背后:难解的楼市经济账

  重点提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住建部以及河南、安徽等住建系统人士采访获悉,虽然楼市短期向好,但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定住房消费,稳定和促进现行楼市交易量仍将是下半年的住建系统的重点任务。

  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的背后,是房地产之于宏观经济的地位被重新定义。

  住建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消费增长缓慢、出口复苏乏力的形势下,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拉动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房地产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作用愈发显著。也因此,房地产的地位也从过去的抑制转为支持。

  本报记者 纪睿坤 北京报道

  “2015年的房地产政策的宽松程度历史罕见。”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如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过去5年的楼市政策发现,2010年,颁布国十一条、新国十条等号称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一些房价过高的城市相继出台限购令,2011年新国八条出台,再次上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限购范围。2012年对国家的房地产采取有保有压,稳中有松的调控政策;2013年,出台国五条加码调控。

  2014年以后,此前的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楼市政策纷纷取消,且在2015年从“抑制”转为支持住房消费,并出台了多个利好政策,央行[微博]持续降准、降息,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已接近十年来最低水平。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也是近20年最低。各地也频频推出住房补贴等明显刺激楼市的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本轮支持住房消费的政策并不会因为短期部分城市的成交利好而改变,并将在下半年持续宽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住建部以及河南、安徽等住建系统人士采访获悉,虽然楼市短期向好,但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定住房消费,稳定和促进现行楼市交易量仍将是下半年的住建系统的重点任务。

  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的背后,是房地产之于宏观经济的地位被重新定义。

  住建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消费增长缓慢、出口复苏乏力的形势下,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拉动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房地产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作用愈发显著。也因此,房地产的地位也在2015年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过去的抑制转为支持。

  也因此,稳定住房消费成为2015年的楼市调控主题,也是住建系统2015年的首要任务。

  楼市回暖

  一系列楼市托举政策,让房地产市场在刚刚过去的5月,明显回暖。

  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

  5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上涨15%,销售额大涨24.3%,房地产投资也完成8623亿元,增长2.4%,环比提高1.9%。

  5月份的数据转好也结构性地改善前5月的楼市数据。前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2.44亿元,增长3.1%,此前的1-4月份为下降3.1%。这也是2014年年初以来首次正增长。

  商品房成交量的回温也直接体现在商品房的待售面积上,截止到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666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5万平方米。

  另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来看,前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23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回落幅度比1-4月份减缓1.6%。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谈及市场回温的原因称,一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市场预期发生转变,购房者信心有所恢复;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适时优化推盘和策略定价,积极去库存,现有库存中的优良部分逐步消化;三是房价基本稳定有利于购房需求平稳释放。

  楼市上半场的回暖,将对宏观经济的支撑起到重要作用。

  日前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领衔撰写的《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中更新)》指出,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力量的房地产业在今年前几个月持续低迷,也是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根据央行的估算,房地产销售经过在2-3个季度后将传导到房地产投资,因此估计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的势头将得到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房成交量的回暖也让房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转好。

  王宝滨称,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作为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走势的先行指标。前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房地产开发两大要素资金和土地的情况,新开工面积反映了未来投资的增长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份,3个先行指标同比降幅均收窄。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5966亿元,下降1.6%,降幅比1-4月份收窄0.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50305万平方米,下降16.0%,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土地购置面积76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0%,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

  剧烈分化的市场

  政策向好,楼市回温,预期逆转,开发商悬着的心逐渐放下,但库存高位的三四线城市仍然未见明显好转。

  虽然楼市在过去的4、5月份明显回暖,但在产业和人口导入的差异下,不同城市之间的楼市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商品房销售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前5月,4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销售额增长5.8%。

  相比之下,非重点城市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仍处于下行趋势,分别下降1.5%和0.2%。

  房地产投资的数据表现亦如是。1-5月份,40个重点监测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7790亿元,同比增长6.8%;非重点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4501亿元,增长2.9%。

  据悉,重点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投资增速1.7个百分点,高于非重点城市3.9个百分点。

  中房协名誉会长朱中一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不同省区、城市之间差异明显,从城市来讲,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升明显,而多数三四线城市销售不畅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线城市以及部分重点城市在刚刚过去的5月创年内成交高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三四线城市仍库存高企,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去化周期更是高达22.9个月。

  也因此,朱中一称,本次楼市调控摈弃此前的一刀切,强化各地方调控的主体责任,这也就要求各地基于当地楼市政策,出台针对性的调控措施。

  而在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在产业和人口导入的差异性,不管政策如何,三四线城市很难复制一线城市的楼市回暖势头。

  地方的楼市经济账本

  楼市增长乏力使得地方的财政和经济增长承压。

  “房地产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彼时,并未意识到地方经济对房地产的依捞度如此之高。”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如是介绍。

  有观点称,房地产处于转折点之时,基础设施开支上升并将取代房地产的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7124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29160亿元,同比增长18.1%。

  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的确在2015年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的投资的确可以大大缓解房地产投资下滑对国民经济的冲击,但很难完全对冲。”不过,金永祥表示,基础设施的持续性建设,也和房地产的提振息息相关。

  基建项目的利润有限,在风险转嫁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收藏本站 【房贷计算器2022】
©2009-2018 www.xjum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