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中国当前潜在的市场商机事实上已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进入养老产业市场;而养老地产作为该产业中的一环,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觊觎。不过,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养老地产实际建成项目并不多,甚至有“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两个亿;到2025年,这个数字会突破3亿。老龄人口数量上升,以及中国目前“4—2—1家庭”模式的到来,“中间代”扶养压力巨大,引发社会普遍的养老焦虑。
而在近日,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开发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等内容。因此,有业内表示,无论是政策还是社会目前的需求,都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对养老地产投资的热忱。
而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则认为,看好养老地产在中国未来的成长空间。“为什么这么多企业投入到养老地产,我想可能和我们国家目前老年人口占比的明显提升,老年人群对未来养老需求的增长是分不开的。”陈国强说。
据悉,包括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保利[简介 最新动态]、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金地在内的30多家房企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发养老地产,也在侧面反映了该领域的未来潜在利益。当然,看上这块“大蛋糕”的不止是房企们,一些保险公司和央企也在进驻这一领域。
从去年年底起,泰康人寿和合众人寿等险企便先后正式对外宣布,销售与养老保险产品挂钩的养老地产;中石化也在今年4月上旬斥资80亿元在四川布局养老项目。有报道称,“房企系”、“保险系”和“央企系”这三类企业投资额已超过千亿元。
各路资本的到来,带热了养老地产的开发,但是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目前的一个现实情况是,很多养老地产项目都是针对中高端人群。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实际上社会机构投入到这个领域,还是更看好中高端的养老市场。”
而在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秘书组副组长、中国老龄研究中心主任俊武看来,真正需要服务的人有没有能力购买,这是最大的问题。
有质疑认为,保险企业享受了多重优惠,却将养老地产推向高端,是在用纳税人补贴富人。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大品牌保险企业到了地方,或多或少都会获得当地的优惠扶持。
对于针对高端人群的养老社区,是否应该享受优惠与补贴,顾云昌表示,“给一定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要这个过程中也要严格把关,如果最后变成倾向于对高收入者或者盈利性企业的补贴,这就背政策初衷了。”
此外,尽管众多企业试图挤进这一领域,但是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养老地产实际建成项目并不多,甚至有“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就曾直言:“中国现在的养老地产实际上还是忽悠的多。”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中国现在这种比较名副其实的养老地产还不太多,有不少开发商投资商,带着比较功利的目的,或者说‘挂羊头卖狗肉’,利用低廉土地价来圈地,应该说带有这种目的的企业还是不少。”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她曾经收到的一封邮件中说,美国最大的养老集团在中国考察以后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对方认为中国老年居住区的发展,迈进了房地产投资的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老年公寓协会会长、养老地产公司Belmont Village创始人Patricia Will谈到养老地产的中国前景,她强调“养老地产其实是房地产、酒店管理和护理三者结合的产物。如果只做好房地产这块,就漏掉其他两点”。